專注于半導體電性能測試
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
最近科技圈爆火的瓜,
大家都知道了吧?
是的,人類歷史上的重大發現!室溫超導材料將從想象走進現實?
消息一經發表,火速引爆科技圈
而這一切距離上次美國學者迪亞斯宣布制成室溫超導材料才僅僅過去了4個月
超導到底是什么?
為什么室溫超導材料
每一次都會引發這么巨大的關注?
室溫超導材料的應用
又會給半導體行業帶來怎樣的沖擊?
超導是什么?
物理上,超導是材料在低于一定溫度時電阻變為0的現象,
轉變后的材料稱為超導體。
超導體具有兩個典型特性:
完全導電性、完全抗磁性。
完全導電性又稱零電阻效應,指溫度降低至某一溫度以下,電阻突然消失的現象。
就像人奔跑時失去了阻力
完全抗磁性又稱邁斯納效應,
指在磁場強度低于臨界值的情況下,磁力線無法穿過超導體,
超導體內部磁場為零的現象。
就好像你生氣的女朋友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一樣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超導材料
都要在低溫環境下才能出現超導電性,極大限制了超導材料的規模化應用。
而這次韓國研究團隊發表的
室溫常壓超導體LK-99,
意味著這種材料“幾乎可以在人類適宜的溫度壓強下實現超導”;
也意味著能量可以在環路中無損的流動,能效可以得到完全利用。
一時間,輿論嘩然。
新材料的應用,
必將會推動電子科技急速發展,打破目前供應鏈集中的格局,促進全球市場的平衡。
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室溫超導材料的應用又會給半導體行業帶來怎樣的沖擊?
從本質上講,半導體和超導體
都是提供導電性的材料。
半導體的導電率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而超導體的導電水平在特定溫度下
比導體要高得多。
按此理解,室溫常壓超導體的實現會完全取代半導體嗎?
其實不然,就像人工智能雖然出現,人類的作用也無法完全被替代一樣。
所以,大家理性對待~
此外,不管是超導體還是半導體,
實施特性參數分析是驗證其性能的必要手段。
上海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l上海市高溫超導重點實驗室主任蔡傳兵評價道,
從在arXiv上掛出的兩篇英語論文看,有不少疑問:
最常見簡單R-T曲線未在正文中給出,而用不同溫度下的I-V曲線,
FCIZFC磁化率及它們差值的量級與常規超導體情況有較大差異,
能直接證明塊體材料完全抗磁性的MH磁滯回線也未給出。
所以,像許多業內人士說的那樣
讓子彈再飛一會~
*文內部分資料、圖片素材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